欧洲复苏委员会复苏指南:2018更新-心脏骤停中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来源:
|
作者:jienitaien
|
发布时间: 2019-12-05
|
81 次浏览
|
分享到:
可电击节律(VF / pVT)心脏骤停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早期除颤,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尽可能减少中断的,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大约20%的成人心脏骤停(院内或院外)在第一次进行(心电)监测时表现为可电击节律。目前的指南认为那些首先表现为可电击节律的,除颤无效的患者,或者从非可电击节律转化为可电击节律的患者需要以增加后续的除颤尝试成功率为目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在一项于OHCA患者中对比连续与间断胸外按压的大型RCT中,研究者在22.5%的患者中监测到了初始的VF/pVT节律,并且约6.7%的患者接受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对院内心脏骤停(IHCA)患者而言,Get With The Guidelines-Resuscitation的注册数据显示,大约18%的成年患者在首次(心电)监测时表现为VF / pVT节律,并且约25%的患者接受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电击节律在儿童心脏骤停中较为少见,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变化(5岁以下OHCA为1%~6%,青春期为15-20%,IHCA为9%~14%)。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儿童IHCA中应用的数据非常有限; 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生时的可电击心律被认为是非常罕见的。然而,出生时进行的复苏期间心电监测的缺乏意味着数据的缺乏。新生儿出生后确实会出现由于可电击节律导致的心跳骤停。
可电击节律(VF / pVT)心脏骤停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早期除颤,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尽可能减少中断的,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大约20%的成人心脏骤停(院内或院外)在第一次进行(心电)监测时表现为可电击节律。目前的指南认为那些首先表现为可电击节律的,除颤无效的患者,或者从非可电击节律转化为可电击节律的患者需要以增加后续的除颤尝试成功率为目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在一项于OHCA患者中对比连续与间断胸外按压的大型RCT中,研究者在22.5%的患者中监测到了初始的VF/pVT节律,并且约6.7%的患者接受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对院内心脏骤停(IHCA)患者而言,Get With The Guidelines-Resuscitation的注册数据显示,大约18%的成年患者在首次(心电)监测时表现为VF / pVT节律,并且约25%的患者接受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电击节律在儿童心脏骤停中较为少见,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变化(5岁以下OHCA为1%~6%,青春期为15-20%,IHCA为9%~14%)。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儿童IHCA中应用的数据非常有限; 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生时的可电击心律被认为是非常罕见的。然而,出生时进行的复苏期间心电监测的缺乏意味着数据的缺乏。新生儿出生后确实会出现由于可电击节律导致的心跳骤停。